唐宋名家詞選 龍榆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2月新1版第1次印刷
重印說明
詞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種形式。它產生於唐代,其初是民間的曲子詞;經過唐末、五代的發展,到了兩宋,詞的創作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自唐以來,產生過許多優秀的詞人,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詞作。
這部《唐宋名家詞選》,選錄自唐迄宋九十四位著名作者的七百零八首詞。入選的作家和作品,思想傾向、風格流派和藝術造詣,都具有其代表性,特別是對於詞的句讀和韻位,編選者還作了標注,可以幫助讀者初步了解詞的格律,也可供古典文學研究者參考。
這次排印,用的是一九六二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版本,僅對若干錯字和符號作了改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七八年七月
編輯凡例
一、本編所錄各家,以能卓然自樹或別開生面者為主。
一、本編所選作品,以能代表某一作家的作風或久經傳誦者為準。
一、詞緣樂曲產生,故於聲律方面,不容忽視。本編於此亦加注意。
一、本編所錄唐、五代詞,依花間、尊前諸集先例,兼收若干七言絕句體,如竹枝、楊柳枝、浪淘沙之類,以見詩、詞遞嬗之跡。
一、本編所收各作家,酌採舊聞作為傳記。其正史有傳者,概用節錄。
一、本編酌採前人評語,作為參考之助。
一、本編所採參考資料,經用原書覆勘者,概注卷目,其間接引用者,注明某書所引。但仍不免疎漏,容待續訂。
一、詞為依聲之作,舉凡抑揚抗墜聲情緩急之間,關係於句讀、韻腳者至鉅,惟各家亦常小有出入。因之除用標點外,別創符號,置於字下,以‧表句、◎表平韻,△表仄韻,藉代詞譜。
一、詞中領句字,為關紐所在,以用有力之去聲字為多,藉以承上起下。有一字領者,如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漸"字領下四字三句;秦觀八六子:"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念"字領下六字二句。有二字領者,如周邦彥拜星月慢:"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似覺。二字領下六字兩句。又四字句有上一、中二、下一者,如辛棄疾水龍吟:"搵英雄淚",吳文英八聲甘州:"上琴臺去"等句。五字句有上一、下四者,如周邦彥拜星月慢:"識秋娘庭院"、"總平生稀見"、"苦驚風吹散"、"隔溪山不斷",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等句。七字句有上三、下四者,如辛棄疾賀新郎:"千古事雲飛煙滅"、祝英臺近:"倩誰勸啼鶯聲住"等句。此類句法,未易一一標識,援上數例,即可推知。
目次
編輯凡例
李白二首
張志和一首
韋應物三首
王建二首
劉禹錫十二首
白居易六首
溫庭筠十八首
皇甫松六首
韋莊二十首
薛昭蘊二首
牛嶠一首
毛文錫二首
牛希濟一首
歐陽炯五首
顧敻五首
鹿虔扆一首
閻選一首
尹鶚一首
李珣九首
和凝二首
孫光憲十二首
張泌四首
馮延己二十三首
李璟二首
李煜十二首
【以上唐五代詞二十五家一百五十三首】
潘閬五首
寇準一首
范仲淹三首
張先十四首
晏殊十七首
宋祁一首
張昇一首
歐陽修二十七首
梅堯臣一首
韓縝一首
柳永二十五首
王安石四首
王安國一首
晏幾道三十一首
蘇軾四十二首
黃庭堅十四首
秦觀十九首
張耒二首
賀鑄二十九首
晁補之十首
陳師道一首
王雱二首
晁端禮一首
趙令畤四首
李廌一首
晁冲之二首
王觀二首
舒直三首
毛滂一首
李元膺二首
張舜民一首
僧揮五首
李之儀三首
魏夫人二首
周邦彥三十一首
万俟詠五首
曹組四首
蘇庠二首
李甲一首
魯逸仲一首
廖世美二首
陳克二首
李清照十三首
孫道絢二首
張元幹七首
葉夢得七首
汪藻二首
陳與義三首
岳飛二首
呂本中五首
朱敦儒十四首
張孝祥六首
韓元吉二首
陸游九首
范成大五首
辛棄疾四十四首
陳亮五首
劉過三首
姜夔二十三首
史達祖七首
朱淑真三首
劉克莊十一首
吳文英十首
劉辰翁十一首
蔣捷六首
周密五首
王沂孫八首
文天祥二首
張炎十四首
【以上宋詞六十九家五百五十五首】
後記
李白
二首 錄自明翻宋刊本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菩薩蠻一首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梯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宋僧文瑩湘山野錄卷上】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復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輔泰見而愛之。後至長沙,得古集於子宣(曾布)內翰家,乃知李白所作。
憶秦娥一首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菩薩蠻、憶秦娥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
【清劉熙載藝概卷四】梁武帝江南弄,陶弘景寒夜怨,陸瓊飲酒樂,徐孝穆長相思,皆具詞體,而堂廡未大。至太白菩薩蠻之繁情促節,憶秦娥之長吟遠慕,遂使前此諸家悉歸環內。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闋,足抵少陵秋興八首。想其情境,殆作於明皇西幸後乎?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太白純以氣象勝。"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千古登臨之口。後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
﹝傳記﹞ 李白(七○一--七六二)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生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等居徂來山。天寶初,南入會稽。旋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有詔供奉翰林。後賜金放還。安祿山反,白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詔流夜郎。會赦,還尋陽。李陽冰為當塗令,白往依之。卒年六十餘。(參考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文藝中) 唐詩人以李、杜最為傑出。白所作詩歌,每喜沿用樂府舊曲。世傳菩薩蠻、憶秦娥二調,黃花庵所稱為"百代詞曲之祖"者,有人據蘇鶚杜陽雜編(卷上),以為菩薩蠻曲調,大中(宣宗)初始傳入中國,白不得預為填詞。然明皇時,正值新興樂曲盛行,菩薩蠻曲已見於崔令欽之教坊記。令欽亦開元時人。域外樂曲,隋唐間次第傳入者甚富。以白之天才橫逸,偶然興到,依新聲作長短句,亦非絕對不可能。近人楊憲益主張"菩薩蠻"乃"驃苴蠻"或"苻詔蠻"之異譯。其曲調乃古緬甸樂,開、天間傳入中國。李白原為氐人,或已於幼時熟習此種曲調。約當二十五歲左右,曾徘徊襄、漢間,可能於湖南鼎州滄水驛樓,題此曲辭云云。(零墨新箋)任二北亦稱:"信如此說,驗之教坊記、奇男子傳,及敦煌卷子斯四三三二等所有資料,無不吻合,可知乃較為接近事實者。"(敦煌曲初探第五章)故本編仍依舊說,以白作冠首云。
張志和
一首 錄自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
漁歌子一首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篛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歷代詩餘卷二百十一引樂府紀聞】張志和自稱煙波鈞徒,嘗謁顏真卿於湖州,以舴艋敝,請更之,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詞。
【藝概卷四】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風流千古。東坡嘗以其成句用入鷓鴣天,又用於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 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張志和漁歌子,兩家一憂一樂,歸趣難名。或靈均思美人、哀郢,莊叟濠上近之耳。
﹝傳記﹞ 張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居江湖,自稱煙波鈞徒。著玄真子,亦以為號。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西塞山在吳興。志和蓋常往來於太湖附近各地云。
韋應物
三首 錄自明刊本韋江州集
調嘯詞(別作調笑令 二首)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了。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挂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三臺詞一首
冰泮寒塘始綠,雨餘百草皆生。朝來門閭無事,晚下高齋有情。
﹝傳記﹞ 韋應物,京兆長安人。少任俠,曾以三衞郎事明皇。大曆十四年(公元七七九),自鄠縣令除櫟陽令。歷任滁州、江州、蘇州刺史。罷郡,寓於永定佛寺。應物性高潔,所在焚香掃地而坐,唯顧況、皎然輩得與唱酬。白居易嘗語元稹云:"韋蘇州歌行,才麗之外,深得諷諫之意,而五言尤為高遠雅淡,自成一家。"其小詞不多見,唯三臺令、轉應曲流傳耳。(參考唐詩紀事及韋江州集附錄)
王建
一首 錄自汲古閣刊本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宮中調笑二首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絃?絃管,絃管,春草昭陽路斷。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生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八十二近代曲辭】樂苑曰:"調笑,商調曲也。"戴叔倫謂之轉應曲。
﹝傳記﹞王建字仲初,潁川人。大曆十年(七七五)進士。初為渭南尉,歷秘書丞,侍御史。太和中,出為陝州司馬,從軍塞上。後歸咸陽,卜居原上。建工樂府,與張籍齊名。(石印本全唐詩第十一冊)
黃昇曰:王仲初以宮詞百首著名,三臺令,轉應曲,其餘技也。"(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二引花庵客語)
劉禹錫
十二首 錄自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竹枝三首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郁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箇裏愁人腸自斷,由來不是此聲悲。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宋刊本劉夢得文集卷九竹枝詞引】四方之歌,異音而同樂。歲正月,余來建平,里中兒(原誤作見,依全唐詩改。)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昔,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原誤作湛)濮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于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一】唐時古意亦未全喪,竹枝、浪淘沙、拋球樂、楊柳枝,乃詩中絕句,而定為歌曲。
【宋邵博聞見後錄卷十九】夔州營妓為喻迪孺扣銅盤,歌劉尚書竹枝詞九解,尚有當時含思宛轉之豔,他妓者皆不能也。迪孺云:歐陽詹為并州妓賦"高城已不見,況乃城中人"詩,今其家尚為妓,詹詩本亦尚在。妓家夔州,其先必事劉尚書者,故獨能傳當時之聲也。
竹枝一首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案】兩"晴"字原皆作"情",此依宋本劉集,諧聲雙關語也。
楊柳枝三首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城東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昨(劉集作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
輕盈嫋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浪淘沙二首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瀟湘神二首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憶江南一首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霑巾,獨笑亦含嚬。
【樂府詩集卷八十二近代曲辭】憶江南一曰望江南。樂府雜錄曰:"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鎮浙西,為妾謝秋娘所製。後改為望江南。"
【況周頤餐櫻廡詞話】唐賢為詞,往往麗而不流,與其詩不甚相遠也。劉夢得憶江南"春去也"云云,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游一派。唯其出自唐音,故能流而不靡,所謂"風流高格調",其在斯乎?
﹝傳記﹞ 劉禹錫(七七二--八四二)字夢得,彭城人。貞元九年(七九三)擢進士第,又登宏辭科。從事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典記室。從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為王叔文知獎,以宰相器待之。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在道貶朗州司馬。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情性。蠻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於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故武陵谿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元和十年(八一五)自武陵召還,復出為播州刺史,改連州,又徙夔州、和州。徵還,拜主客郎中,轉禮部郎中,集賢院學士,旋授蘇州刺史,改汝州,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友善,常唱和往來。居易集其詩而序之,以謂"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參考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十劉禹錫傳)中唐詩人,劉、白並稱。二人皆留意民間歌曲,因之在倚聲填詞方面,亦能相互切劘,以開晚唐、五代之盛,此治唐、宋詩詞所宜特為著眼者也。
白居易
六首 錄自樂府詩集近代曲辭
竹枝二首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生雨腳齊。水蓼冷花紅簇簇,江蘺溼葉碧萋萋。
楊柳枝一首
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憶江南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傳記﹞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七)字樂天,其先太原人,徙下邽。貞元十四年(公元七九八),始以進士就試禮部,授祕書省校書郎,歷任盩厔縣尉,集賢校理。元和二年(八○七),入翰林為學士,遷左拾遺。執政惡其言事,貶江州司馬。十三年冬,量移忠州刺史。十四年冬,召還京師,拜司門員外郎,轉主客郎中,知制誥。出任杭州刺史。秩滿,除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復出為蘇州刺史。太和二年(八 二八),轉刑部侍郎。三年,稱病東歸,求為分司官,尋除太子賓客。五年,除河南尹。開成元年(八三六),除同州刺史,辭疾不拜。尋授太子少傅。晚居洛陽履道里,疏沼種樹,構石樓香山,自號醉吟先生,又稱香山居士。大中元年(八四七)卒,時年七十六。(參考舊唐書列傳卷一百一十六及新唐書列傳卷四十四)居易最工詩,其與元九書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上自賢聖,下至愚騃,微及豚魚,幽及鬼神,羣分而氣同,形異而情一,未有聲入而不應,情交而不感者。聖人知其然,因其言經之以六義,緣其聲緯之以五音。音有韻,義有類。韻協則言順,言順則聲易入;類舉則情見,情見則感易交。"又云:"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文藝理論,頗合於現實主義精神,所作詩歌,亦力求與羣眾接近,因有"老嫗皆解"之傳說,(僧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而為人民所喜愛。居易自言:"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僕詩者;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有詠僕詩者。"其流傳之廣如是!惟其接近 民眾,故對新興歌曲,亦最易接受而樂為加工。倚聲填詞之風,至中唐而漸盛,其為劉、白諸人所倡導,可推知也。
溫庭筠
十八首 錄自四印齋覆宋刊本花間集
菩薩蠻六首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水精簾裏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幙,粧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華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欲黃昏,無聊獨倚門。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相國(綯)假其(溫庭筠)新撰密進之,戒令勿泄,而遽言於人,由是疎之。溫亦有言曰:"中書堂內坐將軍。"譏相國無學也。
更漏子三首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鴈,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玉鑪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十七】庭筠工於造語,極為綺靡,花間集可見矣。更漏子(玉爐香)一首尤佳。
【清譚獻評詞辨卷一】"梧桐樹"以下,似直下語,正從"夜長"逗出,亦書家"無垂不縮"之法。
楊柳枝五首
宜春苑外最長條,閑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綫拂平橋。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舞腰。
館娃宮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繫得王孫歸意切,不關芳草綠萋萋。
兩兩黃鸝色似金,裊枝啼露動芳音。春來幸自長如綫,可惜牽纏蕩子心。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征人。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明湯顯祖評花間集】楊柳枝,唐自劉禹錫,白樂天而下,凡數十首。然惟詠史詠物,比諷隱含,方能各極其妙。如"飛入宮牆不見人"、"隨風好去入誰家"、"萬樹千條各自垂"等什,皆感物寫懷,言不盡意,真托詠之名匠也。此中三五卒章,真堪方駕劉、白。
【清鄭文焯評花間集】宋人詩好處,便是唐詞。然飛卿楊柳枝八首,終為宋詩中振絕之境,蘇、黃不能到也。唐人以餘力為詞,而骨氣奇高,文藻溫麗。有宋一代學人,嫥志於此,駸駸入古,畢竟不能脫唐、五代之窠臼,其道亦難矣!
南歌子二首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上髟下咼)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譚評詞辨卷一】盡頭語,單調中重筆,五代後絕響。(第一首)"百花時"三字加倍法,亦重筆也。(第二首)
夢江南二首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傳記﹞ 溫庭筠,太原人。本名岐,字飛卿。大中初(約八五○),應進士。苦心硯席,尤長於詩賦。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艷之詞。屢年不第。徐商鎮襄陽,署為巡官。商知政事,用為國子助教。商罷相,貶方城尉,再遷隋縣尉,卒。(參考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下及歷代詞人考略卷二)庭筠才思艷麗,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時號溫八叉。(全唐詩話)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溫李"。更出其餘力,依新興曲調作歌詞,遂開五代、宋詞之盛,與韋莊並稱"溫韋"。溫麗密而韋清疎,各擅勝場。 溫詞金荃集,今已不傳。諸家選本,以花間集收六十六首為最多,全唐詩附詞收五十九首,金匳集收六十二首。江山劉毓盤輯金荃詞一卷(北京大學排印本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 十種),共得七十六首。
﹝集評﹞ 王士禎云:弇州謂蘇、黃、稼軒為詞之變體,是也;謂溫、韋為詞之變體,非也。夫溫、韋視晏、李、秦、周,譬賦有高唐、神女而後有長門、洛神,詩有古詩、錄別而後有建安、黃初、三唐也;謂之正始則可,謂之變體則不可。又"蟬鬢美人愁絕",果是妙語。飛卿更漏子、河瀆神,凡兩見之。李空同所謂"自家物終久還來"耶?溫、李齊名,然溫實不及李;李不作詞而溫為花間鼻祖,豈亦同能不如獨勝之意耶?(花草蒙拾) 王拯云:唐之中葉,李白沿襲樂府遺音,為菩薩蠻、憶秦娥之闋,王建、韓偓、溫庭筠諸人復推衍之,而詞之體以立。其文窈深幽約,善達賢人君子愷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論者以庭筠為獨至。(龍壁山房文集懺盦詞序) 周濟云:詞有高下之別,有輕重之別。飛卿下語鎮紙,端己揭響入雲,可謂極兩者之能事。皋文曰:"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信然。飛卿醞釀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懾,備剛柔之氣。鍼縷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間極有渾厚氣象。如飛卿則神理超越,不復可以迹象求矣。然細繹之,正字字有脈絡。(介存齋論詞雜著) 劉熙載云:溫飛卿詞,精妙絕人;然類不出乎綺怨。(藝概卷四) 王國維云: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余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劉融齋謂:"飛卿精豔絕人。"差近之耳。"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溫飛卿之詞,句秀也。(人間詞話卷 上)
皇甫松
六首 錄自花間集
浪淘沙二首
灘頭細草接疎林,浪惡罾船半欲沈。宿鷺眠鷗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湯評】 桑田滄海,一語破盡。紅顏變為白髮,美少年化為雞皮老翁,感慨系之矣!
蠻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風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夢江南二首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舡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夢見秣陵惆悵事,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
採蓮子二首
菡萏香連十頃陂(舉棹),小姑貪戲採蓮遲(年少)。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
舡動湖光灧灧秋(舉棹),貪看年少信舡流(年少)。無端隔水拋蓮子(舉棹),遙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況周頤餐櫻廡詞話】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不妨說盡者。皇甫子奇摘得新云:"繁紅一夜經風雨,是空枝。"語淡而沈痛欲絕。采蓮子云:"船動湖光灧灧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寫出閨娃穉憨情態,匪夷所思,是何筆妙乃爾!
﹝傳記﹞ 皇甫松,一作嵩,字子奇,睦州人。工部侍郎湜之子。(歷代詩餘卷一百一)花間集稱為"皇甫先輩",錄其詞十二首。
韋莊
二十首 錄自花間集
浣溪沙三首
清曉粧成寒食天,柳毬斜裊間花鈿,捲簾直出畫堂前。 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凭朱欄,含嚬不語恨春殘。
惆悵夢餘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紅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湯評】以"暗想"句間起,越見下二句形容快絕。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凭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湯評】"想君"、"憶來"二句,皆意中意,言外言也。水中著鹽,甘苦自知。
菩薩蠻五首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捲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絃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清張惠言詞選卷一】此詞蓋留蜀後寄意之作。一章言奉使之志,本欲速歸。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墟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張選】此章述蜀人勸留之辭,即下章云"滿樓紅袖招"也。江南即指蜀。中原沸亂,故曰"還鄉須斷腸"。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張選】上云:"未老莫還鄉",猶冀老而還鄉也。其後朱溫篡成,中原愈亂,遂決勸進之志。故曰:"如今卻憶江南樂",又曰:"白頭誓不歸",則此詞之作,其在相蜀時乎?
勸君今夜須沈醉,樽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湯評】一起一結,直寓曠達之思,與郭璞遊仙、阮籍詠懷,將無同調?
洛陽城裏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晴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張選】此章致思唐之意。
歸國遙一首
金翡翠,為我南飛傳我意:罨畫橋邊春水,幾年花下醉? 別後只知相愧,淚珠難遠寄。羅幕繡幃鴛被,舊歡如夢裏。
荷葉盃二首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 閑掩翠屏金鳳,殘夢,羅幕畫堂空,碧天無路信難通,惆悵舊房櫳。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舌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三引楊湜今詞話】韋莊字端己,著秦婦吟,稱為"秦婦吟秀才"。舉乾寧進士。以才名寓蜀,蜀主建羈留之。莊有寵人,姿質豔麗,兼善詞翰。建聞之,托以教內人為詞,強奪去。莊追念悒怏,作荷葉杯、少重山詞,情意淒怨。人相傳播,盛行於時。(案:夏承燾韋端己年譜,考定莊留蜀時,年已七十左右,楊湜所云,殆不足信也。)
清平樂 二首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凭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 粧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
【湯評】"門外"二句,情與時會,倍覺其慘。"去路。二句,如上想頭,幾轉法華。
天仙子二首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繡衾香冷嬾重薰。人寂寂,葉紛紛,纔睡依前夢見君。
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玉郎薄倖去無蹤。一日日,恨重重,淚界蓮腮兩綫紅。
思帝鄉一首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清賀裳皺水軒詞筌】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如韋莊:"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牛嶠:"須作一生拌,盡君今日歡。"抑亦其次。柳耆卿:"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亦郎韋意,而氣加婉矣。
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早,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木蘭花一首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小重山一首
一閉昭陽春又春。夜寒宮漏永,夢君恩。臥思陳事暗銷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閽。遶庭芳草綠,倚長門。萬般惆悵向誰論?凝情立,宮殿欲黃昏。
【湯評】向作"新搵舊啼痕",話更超遠。"宮殿欲黃昏",何等淒絕!宮詞中妙句也。
﹝傳記﹞ 韋莊(八三六--九一○)字端已,京兆杜陵人。僖宗廣明元年(八八○),應舉入長安。時值黃巢兵至,莊陷重圍,又為病困。中和三年(八八三)三月,在洛陽,著秦婦吟一篇,內一聯云:"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爾後公卿亦多垂訝,莊乃諱之。時人號"秦婦吟秀才"。(北夢瑣言卷六)旋復南游,攜家至越,弟妹散居各郡。(參考唐才子傳)時已年過五十矣。其游蹤所至,自金陵、蘇州、揚州、浙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皆有題詠。(參考浣花集)至昭宗景福二年(八九三),始還京師。次年(乾寧元年,公元八九四),第進士,授職為校書郎。 乾寧四年,兩川宣諭和協使李詢辟為判官,奉使入蜀見王建,不久返京。昭宗天復元年(九○一),再入蜀,王建辟為掌書記。莊時年六十六歲。尋以起居舍人召,建表留之。二年,於浣花溪尋得杜工部草堂遺址。雖蕪沒已久,而砥柱猶存。因命弟靄,芟夷結茅為一室,遂定居焉。三年,靄為編次歷年所作詩,題曰浣花集。(參考韋靄浣花集序) 昭宣帝天祐四年(九○七),唐亡,王建稱帝。一切開國制度,多出莊手。拜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屢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蜀高祖武成三年(九一○)八月,卒於成都花林坊,諡文靖。(參考夏承燾著韋端已年譜) 韋詞收入花間集者四十七首,收入金匳集者四十八首,收入全唐詩附詞者五十二首。劉毓盤輯為浣花詞一卷,共得五十五首,刊入唐五代宋遼金元詞六十種中。
﹝集評﹞ 張炎云:詞之難於令曲,如詩之難於絕句。不過十數句,一句一字閒不得。末句最當留意,有有餘不盡之意始佳。當以唐花間集中韋莊、溫飛卿為則。(詞源卷下) 周濟云:端己詞清豔絕倫。初日芙蓉春月柳,使人想見風度。(介存齋論詞雜著)劉熙載云:韋端己、馮正中諸家詞,留連光景,惆悵自憐,蓋亦易飄颺於風雨者。若第論其吐屬之美,又何加焉!(藝概卷四) 況周頤云:韋端己浣溪沙云:"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謁金門云:"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君書跡。"一意化兩,並皆佳妙。(餐櫻廡詞話)韋文靖詞,與溫方城齊名,熏香掬豔,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疎,寓濃於淡,花閒羣賢,殆尠其匹。(歷代詞人考略卷五) 王國維云:"絃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 韋端己之詞,骨秀也。(人間詞話卷上)
薛昭蘊
二首 錄自花間集
浣溪沙一首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小重山一首
春到長門春草青。玉階華露滴,月朧明。東風吹斷紫簫聲。宮漏促,簾外曉啼鶯。 愁極夢難成。紅粧流宿淚,不勝情。手挼裙帶遶階行。思君切,羅幌暗塵生。
﹝傳記﹞ 薛昭蘊(北夢瑣言卷十一作昭緯),唐末官侍即。孫光憲云:薛澄州昭緯,卽保遜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風。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無人。好唱浣溪紗詞。知舉後,有一門生辭歸鄉里,臨歧,獻規曰:"侍郎重德,某乃受恩。爾後請不弄笏與唱演溪紗,卽某幸也。"時人謂之至言。(北夢瑣言卷四) 花間集錄薛詞十九首,全唐詩同。
牛嶠
一首 錄自花間集
望江怨一首
東風急,惜別花時手頻執,羅幃愁獨入。馬嘶殘雨春蕪濕。倚門立,寄語薄情郎:粉香和淚泣。
﹝傳記﹞ 牛嶠字松卿,一字延峯,隴西人,唐相僧孺之後,乾符五年(八七八),登進士第,歷官拾遺、補闕、校書郎。王建鎮西川,辟為判官。及開亂拜給事中。(十國春秋卷四十四前蜀十) 花間集載嶠詞三十二首,全唐詩附詞載二十七首。
﹝集評﹞ 況周頤云:昔人情語豔語,大都靡曼為工。牛松卿西溪子云:"畫堂前,人不語,絃解語。彈到昭君怨處,翠蛾愁,不擡頭。"望江怨云:"惜別花時手頻執,羅幃愁獨入。馬嘶殘雨春蕪濕。倚門立,寄語薄情郎:粉香和淚泣。"繁絃促柱間有勁氣暗轉,愈轉愈深。此等佳處,南宋名作中間一見之。北宋人雖緜博如柳屯田,顧未克辦。(餐櫻廡詞話)
毛文錫
二首 錄自花間集
醉花間一首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 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
【餐櫻廡詞話】余祇喜其醉花間後段,情景不奇,寫出正復不易。語淡而真,亦輕清,亦沈著。
應天長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舡歸極浦。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輕舉,愁殺採蓮女。
【餐櫻廡詞話】毛文錫應天長云:"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柳屯田雨霖鈴云:"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毛詞簡質而情景具足。後人但能歌柳詞耳。"知者亦不易",誠哉是言。
﹝傳記﹞ 毛文錫字平珪,高陽人。唐太僕卿龜範子。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來成都從高祖(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及國亡,隨後主(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蜀後主所賞。所譔巫山一段雲詞,當世傳詠之。(十國春秋卷四十一前蜀七) 花間集錄其詞三十一首,全唐詩同。
牛希濟
一首 錄自花間集
生查子一首
春山煙欲收,天澹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迴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傳記﹞ 牛希濟,後主時,累官翰林學士,御史中丞。蜀亡,入洛,拜雍州節度副使。(十國春秋卷四十四前蜀十) 花間集錄希濟詞十一首,全唐詩錄十二首。
歐陽炯
五首 錄自花間集
南鄉子三首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迴顧,笑指芭蕉林裏住。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擡素手。
【湯評】短詞之難,難於起得不自然,結得不悠遠。諸起句無一重複,而結語皆有餘思,尤稱合作。
獻衷心一首
見好花顏色,爭笑東風,雙臉上,晚粧同。閉小樓深閣,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滿衣猶自染檀紅。恨不如雙燕,飛舞簾櫳。春欲暮,殘絮盡,柳條空。
【湯評】畫家七十二色中有檀色,淺赭所合,婦女暈眉色似之。唐人詩詞慣喜用此,此其一也。
【鄭評】飄忽而來,毫端神妙,不可思議!
江城子一首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傳記﹞歐陽炯(宋史作迥),益州華陽人。少事王衍,為中書舍人。後唐同光中,蜀平,隨衍至洛陽。孟知祥鎮成都,炯復入蜀。知祥僭號,累遷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後從孟昶歸宋,為散騎常侍。以開寶四年(九七一)卒,年七十六。炯性坦率,無檢操,善長笛。(參考宋史卷四百七十九)曾為趙崇祚敘花間集。每言:"愁苦之音易好,懽愉之語難工。"其詞大抵婉約輕和,不欲強作愁思者也。(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三引蓉城集) 花間集收炯詞十七首,尊前集收三十一首,全唐詩收四十八首。
﹝集評﹞ 況周頤云:歐陽炯詞,豔而質,質而愈豔,行間句裏,卻有清氣往來。大概詞家如炯,求之晚唐五代,亦不多觀。其定風波云:"暖日閑窗映碧紗,小池春水浸晴霞。數樹海棠紅欲盡,爭忍,玉閨深掩過年華? 獨凭繡牀方寸亂,腸斷,淚珠穿破臉邊花。鄰舍女郎相借問,音信,教人羞道未還家。"此等詞如淡妝西子,肌骨傾城。(歷代詞人考略卷六)
顧敻
五首 錄自花間集
虞美人一首
深閨春色勞思想,恨共春蕪長。黃鸝嬌囀(言尼)芳姸,杏枝如畫倚輕煙,鎖窗前。 凭欄愁立雙蛾細,柳影斜搖砌。玉郎還是不還家,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
【明楊慎詞品卷一】俗謂柔言索物曰泥,乃計切,諺所謂軟纏也。字又作(言尼)。花間集顧敻辭"黃鶯嬌囀(言尼)芳姸",又"記得(言尼)人微斂黛"。字又作妮,王通叟辭:"十三妮子綠窗中。"今山東人目婢曰小妮子,其語亦古矣。
河傳一首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聊,魂銷,小鑪香欲焦。
【餐櫻廡詞話】孫光憲之"兩槳不知消息,遠汀時起鸂鶒",確是檃括顧詞。兩家並饒簡勁之趣;顧尤毫不著力,自然清遠。
訴衷情一首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沈,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花草蒙拾】顧太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自是透骨情語。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襲此,然已為柳七一派濫觴。
醉公子二首
漠漠秋雲澹,紅藕香侵檻。枕倚小山屏,金鋪向晚扃。 睡起橫波慢,獨望情何限!衰柳數聲蟬,魂銷似去年。
岸柳垂金綫,雨晴鶯百囀。家住綠楊邊,往來多少年。 馬嘶芳草遠,高樓簾半捲。斂袖翠蛾攢,相逢爾許難!
【鄭評】極古拙,亦極高淡,非五代不能有是詞境。
﹝傳記﹞ 顧敻,前蜀通正時,以小臣給事內庭,會禿鶖鳥翔摩訶池上,敻作詩刺之,禍幾不測。久之,擢刺史。已而復事高祖(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敻善小詞,有醉公子曲,為一時豔稱。(十國春秋卷五十六後蜀九) 花間集收敻詞五十五首,全唐詩同。
﹝集評﹞ 況周頤云:顧敻豔詞,多質樸語,妙在分際恰合。孫光憲便涉俗。 顧太尉,五代豔詞上駟也。工緻麗密,時復清疎。以豔之神與骨為清,其豔乃益入神入骨。其體格如宋院畫工筆折枝小(巾(上穴下登)),非元人設色所及。(餐櫻廡詞話)
鹿虔扆
一首 錄自花間集
臨江仙一首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香紅。
﹝傳記﹞ 鹿虔扆,孟蜀時登進士第,累官為學士。廣政間(約九三八--九五○),出為永泰軍節度使,進檢校太尉,加太保。(歷代詞人考略卷五) 虔扆與歐陽炯、韓琮、閻選、毛文錫等俱以工小詞,供奉後主,時人忌之者,號曰五鬼。虔扆思越人詞有"雙帶繡窠盤錦薦,淚侵花暗香消"之句,詞家推為絕唱。(十國春秋卷五十六後蜀九)國亡,不仕。詞多感慨之音。(樂府紀聞) 花間集收虔扆詞六首,全唐詩同。
﹝集評﹞倪瓚云:鹿公高節,偶爾寄情倚聲,而曲折盡變,有無限感慨淋漓處。(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三引)
閻選
一首 錄自花間集
八拍蠻一首
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湯評】 仄聲七言絕句,唐人以入樂府,謂之阿那曲,宋人謂之雞叫子。平聲絕句以入樂府者,非楊柳枝、竹枝,即八拍蠻也。
﹝傳記﹞閻選,故布衣也,酷善小詞,有臨江仙詞云:"畫簾深殿,香霧冷風殘。"又云:"猿啼明月照空灘。"時人目為閻處士。(十國春秋卷五十六後蜀九) 其詞錄入花間集者八首,全唐詩錄十首。
尹鶚
一首 錄自花間集
菩薩蠻一首
隴雲暗合秋天白,俯窗獨坐窺煙陌。樓際角重吹,黃昏方醉歸。 荒唐難共語,明日還應去。上馬出門時,金鞭莫與伊。
【劉承斡歷代詞人考略卷五】唐無名氏醉公子云:"門外猧兒吠,知是蕭郎至。剗韈下香階,寃家今夜醉。扶得入羅幃,不肯脫羅衣。醉則從地醉,還勝獨睡時。"前輩謂讀此,可悟作詩之法。韓子蒼曰:"只是轉折多耳。且如喜其至是一轉,而苦其今夜醉,又是一轉。入羅幃是一轉,而不肯脫羅衣,又是一轉。二句自家開釋,又是一轉。直是賦盡醉公子也。"見懷古錄。尹鶚菩薩蠻詞,由未歸說到醉歸,由"荒唐難共語"想到"明日出門時",層層轉折,與無名氏醉公子略同。"金鞭莫與伊",尤有不盡之情,癡絕,昵絕!
﹝傳記﹞ 尹鶚,成都人也。工詩詞,與賓貢李珣友善。珣本波斯之種。鶚性滑稽,常作詩嘲之,珣名為頓損。(十國春秋卷四十四前蜀十)鶚事王衍,為翰林校書,果官參卿。(歷代詩餘卷一百一)花間集錄鶚詞六首,全唐詩錄十六首。
李珣
九首 錄自花間集
漁歌子二首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挂。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雲間,山月裏,棹水穿雲游戲。 鼓青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巫山一段雲一首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鏁粧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南鄉子五首
蘭棹舉,水紋開,競攜藤籠採蓮來。迴塘深處遙相見,邀同宴,綠酒一巵紅上面。
乘綵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傾綠蟻,泛紅螺,閑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輕浪裏,閑遊戲,夾岸荔枝紅蘸水。
漁市散,渡船稀,越南雲樹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
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晴裏迴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餐櫻廡詞話】周草窗云:"李珣、歐陽炯輩俱蜀人,各製南鄉子數首,以誌風土,亦竹枝體也。"珣所作南鄉子十七闋。首闋云:"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似乎誌風土之作矣。乃後闋句云:"采真珠處水風多",又云:"夾岸荔枝紅蘸水",又云:"越南雲樹望中微",又云:"愁聽猩猩啼瘴雨",又云:"越王臺下春風暖",又云:"刺桐花下越臺前",又云:"騎象背人先過水",又云:"出向桄榔樹下立",又云:"拾翠採珠能幾許",又云:"孔雀雙雙迎日舞",又云:"謝娘家接越王臺,一曲鄉歌齊撫掌",又云:"椰子酒傾鸚鵡殘",又云:"慣隨潮水采珠來"。珣,蜀人,顧所詠皆東粵景物,何耶?其巫山一段雲云:"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河傳云:""依舊十二峯前,猿聲到客船。"則誠蜀人之言矣。
河傳一首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峯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餐櫻廡詞話】李德潤河傳云:"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高竹屋齊天樂中秋夜懷梅溪云:"古驛煙寒,幽垣夢冷,應念秦樓十二。"兩家用意略同。高詞傷格,不可學,李詞則否,其故當細審之。
﹝傳記﹞ 李珣字德潤,先世本波斯人,家於梓州。(歷代詩餘卷一百一) 珣有詩名,以秀才豫賓貢,事蜀主衍。國亡,不仕。有瓊瑤集,多感慨之音。其妹(李舜絃)為衍昭儀,亦能詞,有"鴛鴦瓦上忽然聲"句,誤入花蕊宮詞中。(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三引茅亭客話) 花間集錄珣詞三十七首,全唐詩錄五十四首。
﹝集評﹞ 況周願云:李德潤臨江仙云:"彊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是人是花,一而二,二而一。句中絕無曲折,卻極形容之妙。昔人名作,此等佳處,讀者每易忽之。(蕙風詞話卷二) 李秀才詞,清疎之筆,下開北宋人體格。五代人詞,大都奇豔如古蕃錦;惟李德潤詞,有以清勝者。如酒泉子云:"秋雨連緜,聲散敗荷叢裏。那堪深夜枕前聽,酒初醒。"前調云:"秋月嬋娟,皎潔碧紗窗外。照花穿竹冷沈沈,印池心。"浣溪沙云:"翠疊畫屏山隱隱,冷鋪文簞水潾潾,斷魂何處一蟬新。"所云下開北宋體格者也。有以質勝者,西溪子云:"歸去想嬌嬈,晴魂消。"中興樂云:"忍孤前約,教人花貌,虛老風光。"宋人唯吳夢窗能為此等質句,愈質愈厚,蓋五代詞已開其先矣。(歷代詞人考略卷五)
和凝
二首 錄自劉毓盤輯紅葉稿
江城子二首
竹裏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雲屏。輕撥朱絃,恐亂馬嘶聲。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斗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餐櫻廡詞話】和魯公江城子云:"輕撥朱絃,恐亂馬嘶聲。"二語熨帖入微,似乎人人意中所有,卻未經前人道過,寫出柔情密意,真質而不涉尖纖。又一闋云:"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尤為渾雅,進乎高詣。
﹝傳記﹞ 和凝(八九八--九五五)字成績,漢陽須昌人。年十七,舉明經,十九登進士第。歷事梁、唐、晉、漢、周五代,累官中書侍郎、平章事、太子太傅。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卒,年五十八。凝性好修整,自釋褐至登台輔,車服僕從,必加華楚,進退容止偉如也。平生為文章,長於短歌豔曲,有豔詞一編,名香奩集。凝後貴,乃嫁其名為韓偓。今世傳韓偓香奩集,乃凝所為也(參考舊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七)。凝少年時,好為曲子詞,布於汴洛。洎入相,專託人收拾焚毀不暇。契丹入夷門,號為曲子相公。(北夢瑣言卷六) 花間集錄凝詞二十首,全唐詩錄二十四首。劉毓盤輯得二十九首為紅葉稿一卷(北京大學排印本)。跋尾云:"余髫齔時,侍先大夫謁秀水杜方伯筱舫(文瀾)丈蘇州寓廬。丈所藏有宋大字本和凝紅葉稿一卷,凡百餘首。末附宋人跋曰:‘魯公相晉高,悔其少作,悉索而燬之,其存者曰紅葉稿,故曰唐人也。'其後人不可問,紅葉稿更無知之者。"此"曲子相公"之豔詞,湮沒者殆不復重見矣。
孫光憲
十二首 錄自劉毓盤重刊宋本荊臺傭稿
楊柳枝一首
閶門風暖落花乾,飛徧江城雪不寒。獨有晚來臨水驛,閒人多凭赤欄干。
八拍蠻一首
孔雀尾拖金綫長,伯人飛起入丁香。越女沙頭爭拾翠,相呼歸去背斜陽。
竹枝二首
亂繩千結(竹枝)絆人深(女兒),越羅萬丈(竹枝)表長尋(女兒)。楊柳在身(竹枝)垂意緒(女兒),藕花落盡(竹枝)見蓮心(女兒)。
門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兒),岸上無人(竹枝)小艇斜(女兒)。商女經過(竹枝)江欲暮(女兒),散拋殘食(竹枝)飼神鴉(女兒)。
思帝鄉一首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池疎雨打團荷。
酒泉子一首
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馬蕭蕭,人去去,隴雲愁。 香貂舊製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
【湯評】三疊文之出塞曲,而長短句之弔古戰場文也。再讀不禁酸鼻。
浣溪沙四首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月送征鴻飛杳查,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半踏長裙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 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絃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輕打銀箏墜燕泥,斷絲高罥畫樓西,花冠閒上午牆啼。 粉籜半開新竹徑,紅苞盡落舊桃蹊,不堪終日閉深閨。
烏帽斜攲倒佩魚,靜街偷步訪仙居,隔牆應認打門初。 將見客時微掩斂,得人憐處且生疏,低頭羞問壁間書。
【湯評】樂府遺音,詞壇麗藻,好書不厭百回讀。如此數詞,亦應爾爾。
謁金門一首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紵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却羨綵鴛三十六,孤鸞還一隻。
【湯評】"滿帆風,吹不上離人小船。"今南調中,最膾炙人口。只此數語,已足該括之矣。
漁歌子一首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湯評】竟奪了張志和、張季鷹坐位,忒覺狠些。
﹝傳記﹞ 孫光憲字孟文,貴平人。家世業農,至光憲,獨讀書好學。唐時為陵州判官,有聲。天成初(約九二六),避地江陵。武信王(高季興)奄有荊土,招致四方之士,用梁震薦,入掌書記。光憲事南平三世,皆處幕中,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檢校秘書少監。後教高繼冲悉獻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功,授光憲黃州刺史。乾德末年卒。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自號葆光子。所著有北夢瑣言。(十國春秋卷一百二荊南三) 孫詞見花間集者六十首,見尊前集者二十三首,見全唐詩者八十首。劉毓盤於其內戚費文恪公家,見所藏宋元殘本,有荊臺傭稿一冊,因錄副,刊入所輯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共存詞八十四首。
張泌
四首 錄自花間集
浣溪沙二首
馬上凝情憶舊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枕障熏罏隔繡幃,二年終日兩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楊柳枝一首
膩粉瓊粧透碧紗,雪休誇。金鳳搔頭墜髩斜,髮交加。 倚著雲屏新睡覺,思夢笑。紅腮隱出枕函花,有些些。
【湯評】此柳枝之變體也。"紅腮"一語,自見巧思。
胡蝶兒一首
胡蝶兒,晚春時。阿嬌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
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無端和淚拭燕脂,惹教雙翅垂。
﹝傳記﹞ 張泌一作佖,常州人。後主朝,仕為考功員外郎,改內史舍人。隨後主入宋,以故臣在史館。後官河南,每寒食,必親拜後主墓,哭之甚哀。李氏子孫陵替,常分俸贍給焉。(十國春秋卷三十南唐十六) 花間集收張詞二十七首,全唐詩同。
馮延己
二十三首 錄自四印齋本陽春集
鵲踏枝八首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華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華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渾無緒。庭際高梧凝宿霧,捲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閑繡縷。一晌關情,憶遍江南路。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尋處。
叵耐為人情太薄。幾度思量,真擬渾拋卻。新結同心香未落,焦生負得當初約? 休向尊前情索莫。手舉金壘,憑仗深酌。莫作等閑相鬥作,與君保取長歡樂。
蕭素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展轉渾無寐。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聲嗁絡緯。庭樹金風,悄悄重門閉。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顦顇。
煩惱韶光能幾許?腸斷魂銷,看卻春還去。祗喜牆頭靈鵲語,不知青鳥全相誤。 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華蜚,夢斷巫山路。滿眼新愁無問處,珠簾錦帳相思否?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華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裏無尋處。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華華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譚評詞辨卷一】金碧山水,一片空濛。此正周氏所謂"有寄託入,無寄託出"也。
采桑子二首
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江樓,月上雲收,一半珠簾挂玉鉤。 起來點檢經由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
華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酒泉子一首
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 風微煙澹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迴腸,雙臉淚,夕陽天。
清平樂一首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捲。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華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謁金門三首
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海客。 夢覺巫山春色,醉眼飛華狠籍。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秋已暮,重疊關山歧路。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一點凝紅和薄霧,翠娥愁不語。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裏,手挼紅杏蕊。 鬪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宋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元宗樂府辭云:"小樓吹徹玉笙寒",延己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之句,皆為警策。元宗嘗戲延己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已曰:"未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元宗悅。
歸自謠二首
何處笛?終夜夢魂情脈脈。竹風櫚雨寒窗滴。 離人數歲無消息。今頭白,不眠特地重相憶。
春豔豔,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翦華如染。 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燕脂臉。
長命女一首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喜遷鶯一首
宿鶯啼,鄉夢斷,春樹曉朦朧。殘鐙和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 香已寒,鐙已絕,忽憶去年離別:石城華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
三臺令三首
春色!春色!依舊青門紫陌。日斜柳暗華嫣,醉臥誰家少年?年少!年少!行樂直須及早。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更深影入空牀,不道幃屏夜長。長夜!長夜!夢到庭華陰下。
南浦!南浦!翠鬢離人何處?當時攜手高樓,依舊樓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
點絳唇一首
蔭綠圍紅,夢瓊家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雙朱戶。 柳徑春溧,行到關情處。顰不語,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
﹝傳記﹞ 馮延己(九○四--九六○)字正中,(夏承燾馮正中年譜引焦竑筆乘,釋氏六時,"可中時,巳也。正中時,午也。"因謂延己之己,當讀為辰巳之巳。)廣陵人。有辭學,多伎藝。烈祖李昇以為秘書郎,使與元宗(李璟)遊處。累遷駕部郎中,元帥府掌書記。保大四年(九四六),自中書侍郎拜平章事,出鎮撫州。及再入相,元宗悉以庶政委之。罷為宮傅。卒,年五十七。著樂章百餘闋。其鶴冲天詞云:"曉月墜,宿雲披,銀燭錦屏幃。建章鐘動玉繩低,宮漏出花遲。"又歸國謠詞云:"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蘆花千里霜月自。傷行色,明朝便是關山隔。"見稱於世。(參考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一)陳世修序其陽春集云:"公以金陵盛時,內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燕集,多運藻思為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日月寖久,錄而成編。觀其思深辭麗,均律調新,真清奇飄逸之才也。"又云:"公薨之後,吳王(李煜)納土,舊帙散失,十無一二。今采獲所存,勒成一帙,藏之于家云。"世修於延己為外孫,嘉祐戊戌(一○五八),輯成此集。清末王鵬運始從彭文勤(元瑞)傳鈔汲古閣未刻詞錄出,刊入四印齋所刻詞中。其中亦有別見五代、北宋其他詞家集中者,尤以鵲踏枝"誰道閑情"、"幾日行雲"、"庭院深深"、"六曲闌干"諸闋,為最傑出之作,而世傳出歐陽修手。陳振孫云:"陽春錄一卷,南唐馮延己撰,高郵崔公度伯易題其後,稱其家所藏最為詳確,而尊前、花間諸集,往往謬其姓氏,近傳歐陽永叔詞,亦多有之,皆失其真也"(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據此,則馮集混入他家之作,由來久矣。 延己在五代為一大作家,與溫、韋分鼎三足,影響北宋諸家者尤鉅。南唐歌詞種子,向江西發展,轍迹可尋,馮氏實其中心人物,治詞史者所不容忽也。
﹝集評﹞ 劉熙載云:馮延己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藝概卷四) 馮煦云:詞雖導源李唐,然太白、樂天興到之作,非其顓詣。逮於季葉,茲事始暢。溫韋崛興,專精令體。南唐起於江左,祖尚聲律,二主倡於上,翁(延己)和於下,遂為詞家淵藪。翁俯仰身世,所懷萬端,繆悠其辭,若顯若晦,揆之六義,此興為多。若三臺令、歸國謠、蝶戀花諸作,其旨隱,其詞微,類勞人、思婦、羈臣、屏子鬱伊愴怳之所為,翁何致而然耶?周師南侵,國勢岌岌。中主既昧本圖,汶闇不自強,強鄰又鷹瞵而鶚睨之,而務高拱,溺浮采,芒乎芴乎,不知其將及也。翁負其才略,不能有所匡救,危苦煩亂之中,鬱不自達者,一於詞發之。其憂生念亂,意內而言外,迹之唐、五季之交,韓致堯之於詩,翁之於詞,其義一也。世亶以靡曼目之,誣已。(四印齋刻陽春集序)又云:吾家正中翁,鼓吹南唐,上翼二主,下啟歐、晏,實正變之樞紐,短長之流別。(成肇麐唐五代詞選敘)況周頤云:陽春一集,為臨川、珠玉所宗,愈瓌麗,愈醇僕。南渡名家,霑丐膏馥,輙臻上乘。馮詞如古蕃錦,如周、秦寶鼎彝,琳瑯滿目,美不勝牧。詞之境詣至此,不易學,並不易知,未容漫加選擇,與後主詞實異曲同工。也。(歷代詞人考略卷四) 王國維云: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 正中詞除鵲踏枝、菩薩蠻十數闋最煊赫外,如醉花間之"高樹鵲啣巢,斜月明寒草。"余謂韋蘇州之"流螢度高閣"、孟襄陽之"疎雨滴梧桐"不能過也。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 "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人間詞話卷上)
李璟
二首 錄自馬令南唐書
浣溪沙二首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清漏永,小樓吹徹玉笙寒。簌簌淚珠多少恨,倚欄干。
手捲珠簾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迴首綠波春色暮,接天流。
【馬令南唐書卷二十五談諧傳】王感化善謳歌,聲韻悠揚,清振林木,繫樂部為"歌板色"。元宗嗣位,宴樂擊鞠不輟。嘗乘醉命感化奏水調詞。感化唯歌"南朝天子愛風流"一句,如是者數四。元宗輙悟,覆杯歎曰:"使孫、陳二主得此一句,不當有銜璧之辱也!"感化由是有寵。元宗嘗作浣溪沙二闋,手寫賜感化。後主卽位,感化以其詞札上之。後主感動,賞賜感化甚優。 【案】歷代詩餘卷一百十三引耆舊續聞:"金陵妓王感化、善詞翰。元宗手寫山花子二闋賜之。"(知不足齋叢書本耆舊續聞,未見此條。)詞同南唐書所載,惟"碧波"作"綠波","容光"作"韶光","清漏永"作"雞塞遠","簌簌淚珠多少恨"作"多少淚珠何限恨","珠簾"作"真珠","春色"作"三峽"。各選本多從之。【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齋日記】 荊公問山谷:"作小詞,曾看李後主詞否?"云:"曾看。"荊公云:"何處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東流"為對。荊公云:"未若‘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最好。" 【案】"細雨"二句為中主詞,荊公亦誤記。可見唐、五代人詞常多相混,殊不足怪耳。
【人間詞話卷上】南唐中主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大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乃古今獨賞其"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五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傳記﹞李璟字伯玉,初名景通,烈祖元子也。美容止,器宇高邁,性寬仁,有文學。甫十歲,吟新竹詩云:"棲鳳枝梢猶軟弱,化龍形狀已依稀。"人皆奇之。烈祖受禪,封吳王。累遷太尉、中書令、諸道元帥、錄尚書事,改封齊王。嗣位,改元保大。在位十九年,以宋建隆二年(九六一)六月,殂於南都(南昌),年四十六。廟號元宗。(參考馬令南唐書嗣主書) 徐鉉曰:"嗣主工筆札,善騎射,賓禮大臣,敦睦九族。每聞臣民不獲其所者,輙咨嗟傷憫,形於顏色,隨加救療。居處服御,節儉得中。初立,有經營四方之志。邪臣阿諂,職為厲階。晚歲悔之,已不及矣。少有至性,仍懷高世之量。始出閣,卽命於廬山瀑布前構書齋,為他日終焉之計。及迫於紹襲,遂捨為開先精舍。"(嗣主書注) 璟詞傳世者祇四闋。據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一:"南唐二主詞一卷,中主李璟、後主李煜撰。卷首四闋,應天長、望遠行各一,浣溪沙二,中主所作,重光嘗書之。墨蹟在盱江晁氏,題云:‘先皇御製歌詞。'余嘗見之,於麥光紙上作撥鐙書,有晁景迂題字。今不知何在矣?餘詞皆重光作。"今所傳明萬曆間虞山呂遠刊本南唐二主詞,首錄中主詞四闋,尚仍陳本之舊,而後主詞多斷缺,其最後搗練子一闋,且注:"出升菴詞林萬選",則亦明人所輯,二主詞殆久無完本矣。
李煜
十二首 錄自明萬曆呂遠刊本南唐二主詞
虞美人一首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半?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秋月"作"秋葉","依然"作"應猶","都有"作"還有"。
【宋王銍默記卷上】徐鉉歸朝,為左散騎常侍,遷給事中。太宗一日問:"曾見李煜否?"鉉對以:"臣安敢私見之。"上曰:"卿第往,但言朕令卿往相見可矣。"鉉遂徑往其居,望門下馬。但一老卒守門。徐言:"願見太尉"卒言:"有旨,不得與人接,豈可見也?"鉉曰:"我乃奉旨來見。"老卒往報。徐入,立庭下久之。老卒遂入,取舊椅子相對。鉉遙望見,謂卒曰:"但正衙一椅足矣。"頃間,李主紗帽道服而出。鉉方拜,而李主遽下階,引其手以上。鉉告辭賓主之禮。主曰:"今日豈有此禮?"徐引椅少偏,乃敢坐。後主相持大笑,默不言,忽長吁歎曰:"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鉉去,乃有旨再對,詢:"後主何言?"鉉不敢隱,遂有秦王賜牽機藥之事。--牽機藥者,服之,前却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又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併坐之,遂被禍云。 【默記卷下】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後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譚評詞辨卷二】二詞(謂此闋及"風迴小院"闋)終當以神品目之。後主之詞,足當太白詩篇,高奇無匹。
喜遷鶯一首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頻攲。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儘從伊,留待舞人歸。
清平樂一首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譚評詞辨卷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與此同妙。
烏夜啼一首
林花謝了春紅,太怱怱!常恨朝來寒重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全唐詩附詞一】"常恨"作"無奈","寒重"作"寒雨","留人"作"相留"。
【譚評詞辨卷二】濡染大筆。
長相思一首
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搗練子令一首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浪淘沙一首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堦。一行珠簾閒不捲,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靜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全唐詩附詞一】"一行"作"一桁","金鎖"作"金劍","天靜"作"天淨"。
虞美人一首
風迴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凭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髩清霜殘雪盡難任。
【全唐詩附詞一】"尊前"作"尊罍",是。"畫堂"作"畫樓","難任"作"難禁"。
破陣子一首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瓊枝玉樹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髩銷磨。最是蒼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全唐詩附詞一】"鳳閣"作"鳳闕","瓊枝玉樹"作"玉樹瓊枝","蒼惶"作"蒼黃","猶奏"作"獨奏"。
【東坡志林卷四】"四十"作"三十",奪"鳳閣"二句,"識"作"慣"。
【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四跋李王詞】後主既為樊若水所賣,舉國與人,故當慟哭於九廟之外,謝其民而後行,顧乃揮淚宮娥,聽教坊離曲!
浪淘沙一首
簾外雨潺潺,春意將闌。羅衾不暖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凭闌!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
【全唐詩附詞一】"將闌"作"闌珊","不暖"作"不耐","莫"作"暮","關山"作"江山","歸去"作"春去"。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詩話】南唐李後主歸朝後,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鬱鬱不自聊,嘗作長短句云:"簾外雨潺潺"云云,含思悽惋,未幾下世。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引復齋漫錄】顏氏家訓云:"別易會難,古今所重。江南餞送,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歧路言離,懽笑分首。"李後主蓋用此語耳。故長短句云:"別時容易見時難。"
烏夜啼一首 此首呂刊本無,依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此詞最悽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
臨江仙一首 依耆舊續聞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閒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卷三】蔡絛作西清詩話,載江南李後主臨江仙,云:"圍城中書,其尾不全。"以予考之,殆不然。余家藏李後主七佛戒經及雜書二本,皆作梵葉。中有臨江仙,塗注數字,未嘗不全。其後則書李太白詩數章,似平日學書也。本江南中書舍人王克正家物,後歸陳魏公之孫世功君懋。余,陳氏壻也。其詞云:"櫻桃落盡"云云。後有蘇子由題云:"淒涼怨慕,真亡國之音也。"
﹝傳記﹞ 李煜,字重光,元宗第六子,初名從嘉。文獻太子卒,以尚書令知政事,居東宮。元宗十九年,立為太子。元宗南巡,太子留金陵監國。建隆二年(九六一)嗣位,在位十五年。開寶八年(九七五),宋將曹彬攻破金陵,煜出降。明年,至京師,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七月七夕殂,年四十二。 煜嗣位初,專以愛民為急,蠲賦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憚卑屈。境內賴以少安者,十有五年。殂問至江南,父老有巷哭者。然酷好浮屠,崇塔廟,度僧尼不可勝算。罷朝,輙造佛屋,易服膜拜,頗廢政事。故雖仁愛足感遺民,而卒不能保社稷云。(參考陸游南唐書卷三後主紀)煜后周氏,善歌舞,尤工琵琶。故唐盛時,霓裳羽衣,最為大曲。亂離之後,絕不復傳。后得殘譜,以琵琶奏之。於是開元、天寶遺音,復傳於世。煜以后好音律,因亦耽嗜。(陸書卷十六后妃諸王列傳)煜對歌詞之成就,於家庭父子夫婦間,與當時風氣,皆有絕大影響,尤以周昭惠后精通樂律,從旁贊助之力為多焉。煜詞傳世者,有明萬曆庚申(一六二○)虞山呂遠墨華齋刊南唐二主詞本,存後主詞三十三首,中多殘缺,亦有他人之作混入其中,蓋皆後人輯錄而成者。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侯文燦刻十名家詞集本二主詞,與呂刻本殆出一源,惟無最末搗練子"雲髩亂"一首。全唐詩載後主詞三十四闋,未悉所據何本。此外有劉繼曾校箋本、王國維校記本,可供參證。﹝集評﹞ 余懷曰:李重光風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之恨。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玉琴齋詞序) 納蘭性德曰: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兼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識)周濟曰:李後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 王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後主則粗服亂頭矣。(介存齋論詞雜著)王鵬運曰:蓮峯居士(煜別號)詞,超逸絕倫,虛靈在骨。芝蘭空谷,未足比其芳華;笙鶴瑤天,詎能方茲清怨?後起之秀,格調氣韻之間,或月日至,得十一於千百。若小晏,若徽廟,其殆庶幾。斷代南渡,嗣音闃然。蓋閒氣所鍾,以謂詞中之帝,當之無媿色矣。(半塘老人遺稿) 王國維曰:李重光之詞,神秀也。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金荃、浣花,能有此氣象耶? 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是後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卽為詞人所長處。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人間詞話卷上)